第十五章 独孤九剑_诸天:剑出华山
笔趣阁 > 诸天:剑出华山 > 第十五章 独孤九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五章 独孤九剑

  “归妹趋无妄、无妄趋同人、同人趋大有、甲转丙、丙转庚、庚转癸、子丑之交、辰巳之交、午未之交、风雷是一变、山泽是一变、水火是一变、乾坤相激、震兑相激、离巽相激、三增而成五、五增而成九……”

  这是《独孤九剑》的口诀心法。

  归妹、无妄、同人、大有,皆为卦象之名;

  甲、丙、庚、葵,是天干;

  子、丑、辰、巳、午、未,是地支。

  整部《独孤九剑》的内驱原理,都出自《易经》。

  而这些卦象、天干、地支的流转变化,指的是方位的变化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国学经典易理八卦从来指的不是简单的平面方位,而是立体方位。

  口诀心法所述的方位变化,共有三层意思。

  第一层是剑法剑招的根基,身法。

  所谓‘刀行厚重、剑走轻灵’,世间一切剑法,取的都是‘灵动迅捷、变化如意’的意象,至于怎么做到,又有什么偏重,那就是各家各派自己的秘密了。

  而保证剑法灵动的根本,就在于高明的身法。

  前面聊过,长剑本身有一个结构力,运使长剑之时,要将结构力融入自身发劲之中,才能如臂使指、人剑合一。

 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,任何作功都离不开质量与速度两个要素。

  所以,剑法用得是否灵动,甚至是否神妙,就在于身法的变化过程中,能不能给长剑提供足够的加速距离,同时,又能保证走的是最短的攻击距离。

  这个距离就不能短、不能长,必须是恰到好处。

  二者矛盾统一,加上人体发劲的种种变化、种种限制,经验积累之下,也便形成了世间无数的剑法。

  《独孤九剑》的身法之高妙,就在于以‘我’为中心,将上下左右前后所有的方位,以卦象、天干、地支分割标注。

  并且,在所有的方位变化之中,找到不长不短,最恰到好处的距离,以及每个方位之间,最恰到好处的转换变化。

  待得精熟之后,还能将这个主旨思想进行扩展。

  如何扩展?

  如果不再以‘我’为中心,而是以目标为中心呢?

  再如,以敌我之外的第三方为中心呢?

  这是身法的变化运用。

  第二层,这些所有的方位变化,也是长剑的奔行轨迹!

  也就是说,以手中长剑为中心,按照口诀心法指示的方位变幻而出剑变招,所行轨迹,便是天下最恰到好处的出招距离!

  联系上下,身法、剑招,以不同中心的方位变化,加在一块儿,简直是道尽了天下一切剑法的变化!

  所以说,《独孤九剑》森罗万象,奥妙无穷!

  那么我们能不能取个巧,以计算机代替大脑,罗列出一切方位变化,是不是就能计算出何时该出何剑了?

  不考虑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,假设有个什么光脑之类的玩意儿,算力也够,反应也够。

  把它装在脑子里,辅助出招,是不是就无敌了?

  错!

  大错而特错!

  世间万法,最忌就是一个‘死’字。

  机械式的计算出招,就落得死板,失却灵动。

  ‘破气式’有一句口诀最为晦涩难解,也最能说明运用之妙。

  叫作‘神而明之,存乎一心’!

  何解?

  当你修行到心神通明的境界,世间一切变化的那个‘枢纽规则’,就也映在你的心神之中了。

  因为,你的心神能够达到通明之境,本就是循着这个‘规则’而来。一化万物,万法归一,本就是一体,又何需计算?

  这便是第三层意义,所有的卦象变化,‘水火一变、乾坤相激’之类的,也是指的内力的阴阳变化,以及心神应当体悟领会的,卦象显示的种种意境。

  所以,《独孤九剑》还有引领内力,锻炼心神的奥妙。

  另有一点,是不言自明的隐藏意义。

  试想之,这一切方位变化是如何得出的?

  为什么依循这些方位变化,就是最好的身法、剑招?

  或者说,不这样做,为什么就不是最好?

  内中有个什么规则在约束着一切,使得方位如此转变,就是最优解?

  是发劲。

  发劲不是随便乱来的,摆出个动作没有劲力真气,那不叫武学,也没有威力。

  人体受到物理规则限制,发劲也有一定之规。

  剑魔天纵奇才,就是洞悉了人体发劲的种种规律,这才悟出了劲力变化的最优解,《独孤九剑》。

  所以,这套旷世绝学,能破天下万法。

  因为一切武学都起于发劲,而发劲的种种秘密,早已被《独孤九剑》洞悉明澈!

  可以这样讲,《独孤九剑》不单单是一部剑法绝学,同样是身法绝学,还指明了高明内力的修行方向——炼神。

  更夸张的是,这还是一本诠释发劲变化的‘人体运动规律详解’。

  所以,《独孤九剑》根本就是一部高深而完整的系统性武学理论。

  也因此,《独孤九剑》的修行,最重悟性。

  因为它难的不是你能不能做到,而是你能不能想到,也就是所谓的‘意在剑先’。

  只要洞悉世间劲力变化,也就洞悉了一切武功招式的缺点漏洞,继而便能针对破绽出招。

  最后,便达成了‘料敌机先’,‘无招胜有招’的种种神妙。

  鱼乐自身便在‘劲力变化’的方面有所研究,算是正对《独孤九剑》的基本思路。

  而说到悟性,他这种实干型人才,上辈子都能参与项目研究的人,又能笨到哪儿去?

  之所以比不过令狐冲的机巧灵变,那是他一直将心思用在了洞彻基础招式,乃至于明晰劲力变化的方面。

  如今他精熟华山十三劲,以此为基础,修行《独孤九剑》,那就叫事半功倍,相当于把功课做在了前头。

  再有一点,他独立推演出《混元功》第二重境界,于真气、气血方面,也是颇有心得,这才能迅速掌握,最难的‘破气式’。

  风老头教了他三个月,鱼乐把种种疑惑全都搞得清楚明白,剩下的也就只有自己苦修苦练,再慢慢领悟。

  然后风老头便走了,说是要出去转转,想想炼神的法子。

  鱼乐也一反常态,不再闭关苦修,反倒是主动下了思过崖。

  他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向师傅、掌门禀告有关风清扬的一切。

  并不是他有什么别的心思,关键是,现在他实力不显,这场谈话中占不到主动权。

  同时,老岳的想法到底怎样,鱼乐也没有搞清楚。

  他到底是以气宗自居,还是真正以华山为重?

  这些都是未知数。

  鱼乐也不想费心费力去观察、揣摩人心,倒不如等到修行有成之后,再解决这些事情。

  等他《独孤九剑》大成,加上风老头,这华山上下,再把成不忧那几个货也绑在一块儿,谁敢跟他祖孙俩叫板?

  反正两人咬死了废除‘分宗’,以后再无剑气之别,世间只存华山一脉,管他们怎么想,都必须执行下去!

  目前,鱼乐的修行,在‘练法’、理论方面,已经走到了一定的高度。

  他还缺少的,是‘打法’,是见识。

  所以他直奔西峰翠云宫,找到师傅,提出想多学点儿别的武功招法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